陕西生态环境督察:揭露油气、煤炭、矿山三大行业乱象
元描述: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组公布五起典型案例,揭露延安油气开发污染环境整治不力、榆林水资源管控利用问题突出、铜川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滞后等问题,涉及延长油田、长庆油田、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探讨其根源,并展望未来整改方向。
引言:
近年来,陕西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一些地区和行业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五起典型案例,涉及油气、煤炭、矿山三大行业,暴露了部分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典型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延安油气开发污染环境整治不力:环保意识淡薄,监管缺位
延安作为中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基地,近年来油气产量大幅增长,但环保工作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导致油气开发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督察组发现,延安市部分油气开发企业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1. 有机废气排放治理不到位:
- 督察组发现,延长油田和长庆油田在延安境内的多个采油厂,大量固定顶罐未安装有机废气回收处理装置,导致大量有机废气直排,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 延长石油气田公司采气三厂沿河湾净化厂和双河净化厂未按照要求建设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二氧化硫转化设施,没有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尾气直排,现场刺鼻气味严重。
2. 非法处置危险废物:
- 部分企业违规交由个人处置污油泥,存在非法倾倒污油泥及尾渣等问题,涉事企业包括延安阳泽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延川永延污油泥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延长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等。
3. 监管缺失,执法手段单一:
- 延安市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对油气开采污染防治工作认识不够,监管存在漏洞,执法手段单一,工作落实不够严格。
原因分析:
- 部分油气开发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将经济效益置于环保效益之上,对环保投入不足,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
- 监管部门对油气开采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监管力度不足,执法手段单一,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 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监管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
整改建议:
- 加强企业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企业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加大对油气开采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 强化执法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推进油气开采污染防治工作。
榆林水资源管控利用问题突出:过度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管理滞后
榆林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重镇,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十分匮乏。近年来,榆林市部分企业存在长期违规取水、超量取水问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1. 违规取用地下水:
- 靖边县漠飞沙实业有限公司、开泰原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等20多家企业,均在未取得取水许可的情况下,长期违规取用地下水。
2. 超量取水:
-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公司年取水许可量为108.7万立方米,2023年实际取水量约470.3万立方米,超取水许可量333%。
- 神木市江泰煤化工有限公司2023年违规取水22万立方米。
3. 部分县区超采地下水:
- 榆林市榆阳区、定边县、靖边县2022年、2023年实际取水量均超出可开采控制量。
原因分析:
- 部分企业对水资源管理的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随意取用地下水。
- 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管理重视不够,监管责任缺失,工作推进不力。
- 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监管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下。
整改建议:
- 加强企业水资源管理的意识教育,提高企业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引导企业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 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 强化执法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
铜川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滞后:生态修复工作流于形式,监管不力
铜川市非煤生产矿山存在违法违规开采问题,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推进滞后,甚至存在虚假修复案例。
1. 违法违规开采:
- 2022年以来,铜川市共有8个非煤生产矿山存在越界开采问题,累计超采面积达64.97亩。
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滞后:
- 陕西西北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陈炉粘土矿山自2021年以来未实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但2023年统计台账显示该企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面积12.39亩。
原因分析:
- 部分矿山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责任。
- 政府部门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监管不力,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
-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修复方案,导致修复效果不佳。
整改建议:
- 加强矿山企业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企业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加大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 强化执法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 加强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的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效果。
总结: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组公布的五起典型案例,反映了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为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1.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整改为目标,推动各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风险防控,环境执法等。
3.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现场督察、问题清单、督办整改、责任追究、效果评估等。
4.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各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5.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下一步将如何开展?
陕西省生态环境督察工作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坚强保障。
6.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陕西贡献力量。
结论:
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美丽陕西贡献力量。
